首頁
>
新聞資訊 > 國網廈門供電:加快電網發展,為現代化國際化城市賦能 …
國網廈門供電:加快電網發展,為現代化國際化城市賦能
近日,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多個專業的負責人及專家匯聚一堂,對“十四五”期間電網規劃進行進一步完善,擘畫下一個五年城市電網高質量發展藍圖,為廈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全力做好支撐保障。
讓客戶滿意,讓政府放心。2000年,國網福建電力“雙滿意”工程在全省啟動實施。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始終聚焦這一目標,以實際行動踐行“人民電業為人民”的企業宗旨,扛起“頂梁柱”的責任擔當,當好電力先行官,架起黨群連心橋。
步入新時代,國網福建電力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,進一步提出“雙滿意、創一流、數字化”的實踐路徑,廈門供電公司當先鋒、作表率,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電網發展、助推能源轉型、優化營商環境,努力為特區人民的美好生活充電,為廈門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賦能。
智能堅強 電能充足優質有力保障高質量發展
前日上午,在70米深處的翔安隧道里,一臺大眼呆萌的海底電纜智能巡檢機器人,正沿著廈門柔性直流輸電電纜來回自主巡視,采集實時運行參數。
這里是世界上首個采用真雙極接線、電壓和容量雙雙達到國際之最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。2015年年底,該工程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建成投運,相當于在廈門島建設了一座裝機100萬千瓦的無煙無污染電廠,成為構建特區發展綠色能源格局的重要支撐。該工程的建成投運,不僅滿足廈門島內負荷增長需求,提高廈門島供電可靠性、輸電能力和穩定運行水平,更實現了直流輸電技術“中國制造”“中國引領”的示范。
過去20年,國網廈門供電公司持續加大對電網建設的投入,不斷優化、完善電網結構,實現廈門電網結構、規模和供電能力連年升級。
在高標準規劃、高質量建設、高效率推進下,如今的廈門,已形成以500千伏電網為骨干、±320千伏柔性直流為輔、220千伏多環互聯、110千伏輻射型網絡相協調的堅強網架,全市戶均容量居福建首位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在“跨島發展”戰略的引領下,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加大向島外農村區域、島內城中村區域的投資傾斜,落戶島外的變電站占比已達65.4%,大大提升了島外區域的供電能力。
充足的電能源源不斷跨越山海,注入島內外每個角落。2019年,全市用電量已達282.98億千瓦時,是2000年全市用電量的6.6倍,為廈門人均GDP首次突破2萬美元大關、全省40%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匯聚廈門、8條規模超千億產業鏈落戶廈門等高質量發展的“廈門速度”,提供了堅強有力的能源保障。
與此同時,廈門電網智能化水平也實現了幾何級飛躍。2009年,廈門率先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配電自動化系統。此后幾年,一系列智能電網試點工程接連鋪開,大批對標國際、先進成熟的設備、技術在廈門落地實施,“一鍵順控”等電網“黑科技”讓電網運行維護工作更加高效。今年9月,在國內,廈門率先在城市核心區4個區域取消計劃停電。供電可靠性越來越高、停電越來越少、復電越來越快,已日益成為人們的普遍感受。
1999年“丹恩”和2016年“莫蘭蒂”兩場臺風對廈門的影響,許多人記憶猶新。兩次臺風的風速都遠超電網設計標準,但2016年災后復電效率比1999年提升了5倍,電網抗災能力實現質的飛躍,恰恰是電網升級成效的生動印證。
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,2019年廈門城市電網供電可靠性在全國50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,全市年平均停電時間僅54分鐘。今年年內,作為國家電網10個試點城市之一,廈門還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城市配電網。
敢闖敢試 營商環境躍升為企業落地強信心
前日,位于同安的廈門市立盛工藝品有限公司成功實現用電容量從160千伏安增加到800千伏安。今年,受益于全國唯一的“政府財政全額出資1250千伏安及以下電力外線建設”政策支持,該公司辦電不僅更快了,而且建設成本大幅下降超60萬元。
電力獲取的便捷可靠,是一流營商環境的一大要素,是更加有效激發和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堅強保障。在國網福建電力黨委的領導下,廈門供電公司緊緊圍繞廈門城市發展要求,持續改進供電服務能力,先行先試加快供電服務流程再造和機制創新,推動服務公平高效、運作透明規范,成為企業在廈門落地生根、發展壯大最忠誠可靠的伙伴。
依托廈門市“多規合一”審批平臺,廈門供電公司推出了“先導式”辦電服務,企業工規批復時即可獲取供電方案;廈門還在全國首創用電項目整體租賃服務,企業一紙合同即可“坐等”送電上門,平均辦電時長降六成、成本降三成;創新“智能運維+用電保險”服務,高效幫助企業提升用電可靠性和安全管理;“網上國網”等線上渠道全面實現“網上辦,指尖辦”,配電網接入能力“可視化”,供電方案“一鍵生成”;此外,還有占(掘)路實現“零行政審批”、160千伏安及以下小微企業執行低壓接入等一大批突破性、引領性的服務舉措在廈門先后試點。更省時、更省心、更省錢的辦電服務,有力保障了廈門“抓招商促發展”的要求。
地處兩岸融合的最前沿,廈門供電公司為在廈臺企量身定制專屬精準服務,努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“第一家園”。在9月底國網福建電力在廈門舉辦的服務臺商客戶座談會上,廈門臺商協會副會長鄒朝圣忍不住點贊說:“我真切感受到供電公司不斷拓展服務功能、提升服務品質的用心。供電公司的服務非常高效便捷經濟,我感到很滿意!”今年以來,在疫情等內外部復雜、嚴峻的形勢下,廈門供電公司全力戰疫情、助“六穩”、促“六?!?,堅決有力地將階段性降低用電成本的政策紅利落實到位,今年全年預計減免用戶電費支出3.2億元,切實為企業減負增效。
持續不斷的改革創新中,廈門電力營商環境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。據福建省發改委測算,2019年廈門營商環境“獲得電力”指標相當于世界銀行標準的第9名,與2015年相比,提升了106位,也為廈門成為中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探索升級 數字技術賦能向能源互聯轉型升級
紅瓦綠樹、碧海藍天的鼓浪嶼,全島智慧能源全景監控靜靜守護這座小島的迷人和美麗。大到變壓器,小到電表箱、電表,每一級供配電設備的運行情況均實時在線、一目了然,一旦停電,系統就能立即定位停電區域并快速響應搶修。
“智慧互聯帶來的用電保障能力升級,讓我們對文化遺產的監測更加從容?!惫睦藥Z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主任蔡松榮告訴記者。數據顯示,2019年,鼓浪嶼的戶均停電時間不到4.6分鐘,供電可靠性已達國際領先水平。
鼓浪嶼電網數字化水平的提升,是廈門電網向能源互聯轉型升級的縮影。2018年《廈門城市能源互聯網白皮書》發布后,廈門成為我國首個全域推進城市能源互聯網建設的城市。2019年,市委市政府與國網福建電力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將城市能源互聯網發展納入廈門城市發展規劃,通過數字技術為電網賦能賦智,加快打造共建共享共贏的能源互聯生態圈。
大批電網新基建項目相繼實施。去年,全國首個5G與邊緣計算“多站融合”開關站在廈門建成投運,電網和通信企業開展戰略合作、資源共享,積極探索5G與電網融合建設及應用示范。在交通領域,廈門已實現“海陸空”全方位綠色用能升級,城市核心區0.9公里充電圈基本建成,充電設施密度全國第一。廈門充電基礎設施政府監管平臺的運營指標位居全國前列,為政府發放補貼、規劃站址、盤活充電資源提供有力支撐。
產業鏈價值鏈融合創新也在廈門積極嘗試。在在建的廈門翔安新機場,央地合作將建設國內規模最大的水蓄冷系統綜合能源站項目。國家電網物聯產業基地落地廈門,將匯聚發展能源互聯網、能源金融、產業園區運營等平臺業務,預計五年內實現交易規模800億元以上。
今年,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還與福建省政府共建東南能源大數據中心,廈門電力大數據價值得到進一步挖掘,在經濟民生、節能減排、金融風控等方面助力城市治理現代化,創造更多“從0到1”的成果,人工智能樣板間、智能安全監察機器人、虛擬電廠、配電智慧運維等一大批項目也在廈門加速探索或落地推廣——一張安全可靠、綠色智能、互聯互通、共享共濟的現代化電網,正一步步鋪開,為廈門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再添新動能。(張啟智)
來源:經濟日報-中國經濟網
注:文章內的所有配圖皆為網絡轉載圖片,侵權即刪!
原文鏈接:https://www.xianjichina.com/news/details_228237.html
來源:賢集網
著作權歸作者所有。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,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。